查看原文
其他

梨泰院魔咒:人类为何从未战胜踩踏?

阿芙 世界知识局 2022-11-06


155人死亡,女性99人,男性56人,这是本世纪第9严重的踩踏事故。

在往常的日子里,即使没有节庆,梨泰院的街道也水泄不通,街头巷陌永远被来往的游客与过往车辆填满。

29日晚是万圣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,狂欢的气息越来越浓,常住人口仅九千余人的梨泰院,在短时间内挤满了10万人。

起初,人们还能正常行走,到汉密尔顿酒店附近的街道拐角处时,小巷逐渐拥堵得难以行进,进去和出来的游客在交汇口卡住,强烈的挤压感开始出现。

 在朝鲜战争以后,驻韩美军决定在梨泰院附近设置龙山基地(Yongsan Garrison),附近因此出生了不少美韩混血儿。在长期强调单一民族的韩国,他们被称为“异胎”,所以梨泰院原来的写法是“异胎院”。踩踏事故发生后,一位20多女性幸存者朴某说,体型瘦小、力气微弱的女性在人群中无法呼吸,她和同伴幸亏在靠墙的位置才得以幸存,中间的人们很多都不幸遇难

到了事故发生10分钟前,人潮已经开始出现不稳,而当第一个人不慎倒下后,后方的人流无法止步,在坡度很陡的窄巷层层堆迭上来,最后叠了五六层之多。 

倒下的人,如同陷入一场致命的人形流沙,越想挣扎,就被吞噬得越深。 

医生和警察艰难拨开人群,赶到踩踏事故发生地时,被压在最下面的人已经断气,需要费力地“拔”,才能将人救出来。


踩踏,仅次于战争的大规模瞬间死亡
作为地球上最热爱群聚活动的生物之一,翻开人类的历史,因聚集产生的踩踏事件,曾多次造成大规模死亡。 

当50年代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个大壶节(圣水沐浴节,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集会)上透出骚动意味,不详就已经开始笼罩——阿拉哈巴德的人们挤在恒河边的一小块土地上,源源不断加入的人群远超土地的承受极限,踩踏事故造成约800人死亡。

回顾历史不难看出,踩踏发生时的一个必要条件是:太挤了。

热爱成群结队的动物很多,如成群结队的蚂蚁、海洋里抱成团的沙丁鱼、空中来回盘旋的椋鸟……

但奇怪的是,频繁发生踩踏事故的,只有人类这一族群。

〓 为了生存,椋鸟习惯群体行动,鸟群中的椋鸟越多,任何一只鸟被捕食者抓住的风险就越低。大量的椋鸟聚集在一起飞行,却从未发生“踩踏事故”。实际上,椋鸟群并不像从地面上看到的那样密集,彼此有回旋余地,它们都与自身周围的7只鸟同向移动、保持靠近而不发生碰撞

没有天敌,也不需要靠抱团提高生存率的人类,不需要学习高效率群体移动的技能。

这种优越直接导致的是,人群密度到达一定程度后,群众移动就不再像人在行走,而是像液体般流动。

〓 泰院踩踏事故发生前,可以明显看见,人群已经开始如海浪般摇摆。后方的人不断往前走,前面被堵住的人又往后退,最终形成来回的人浪,其中的人一旦摔倒,很快会被人浪覆盖

人群开始大幅摇摆时,意味着“人形流沙”已初具雏形,这时只需要一个人不慎倒下,身后的人会像多米诺骨牌般,一个接一个倒在第一个人身上。

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者丁兆林认为,人群拥挤引发的踩踏伤亡之大,可以视作仅次于战争的瞬间大规模人类死亡事件。

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踩踏事故,发生在2015年的麦加朝圣。

〓 伊斯兰教法规定,每一位成年穆斯林,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一生中应至少前往沙特麦加朝觐一次。据报道统计,在1990年至2006年近20年期间,麦加就发生过7次踩踏事故

麦加朝觐的仪式共有7天,其中第3、第4与第5天均有投石仪式。

仪式进行时,投石者需要向石柱投掷石头,且必须在正午至日落前完成。

因为时间有限,场地里短时间聚集大量朝圣者,拥挤的人群陷入了无序的骚乱,最终造成1399人死亡。

为了展示负责任态度,沙特政府兵贵神速——事故发生当天就下令斩首28名所谓的责任人,并在第二天火速执行死刑。

高层的奇高效率,和“责任人”们管控现场时的不走心,对比鲜明。

但问题是,麦加之前发生的7次踩踏事故,并没有真正教会沙特政府如何预防,却让沙特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,学会了一项鹤立鸡群的技能:

全自动高速处决背锅侠。 


陷入“人形流沙”,死亡就进入倒计时

踩踏事故经常被形容为一场活埋,人与人的流动构成一块漫无边际的人形流沙,意识到陷进去时,已经很难自救。

〓 1989年4月15日,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之间的一场足球比赛,变成了英国体育史上最大的灾难。3000多名球迷被挤进一个只能容纳1600人的站位区域,夸张的拥挤演变成了踩踏事件,大部分遇害者是被活活挤死的

事故发生时的人群密度,相当于把21个成年人塞进普通大小的电梯,光是四面八方的挤压,已经让人难以承受。 

所以,虽然大部分群体死亡事件,被称作踩踏事故,实际上遇难者大多并不死于踩踏,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——人的胸腔被挤压得没有空间扩张。

〓 1692年1月,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的8个女孩出现“跳舞病”的怪症,被认为是巫术作怪,最终有19人被处以绞刑,加勒斯·科尔利(Giles Corey)因为拒绝审讯,被四百磅(一百八十一公斤)重的石头活活压死,死因是窒息

人体进行呼吸时,不止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,胸腔也需要足够的扩张空间。

如果陷入两股反向的人潮,一旦不慎跌倒,周围紧挨着的五六个人会随之倒下,重量全部叠在最底下的人身上。 

就像挤满21人的电梯里,有一辆推土机把人往墙上压。

被压在最下面的人,很有可能承受了超过一吨的重量,即使口鼻没有被堵死,胸腔也完全无法进行呼吸作用。 

最极端的踩踏事故里,甚至有遇难者保持站立的姿势窒息。

梨泰院事故发生前,极少部分游客已经察觉不对,试图顺着人群往外挤,或者攀上两侧酒吧外墙的广告牌,从人群中离开。

部分不擅长攀爬的幸存者,已经陷入人群中央,靠着身高优势,勉强维持呼吸。

〓 年仅24岁的韩国偶像李智汉也是梨泰院踩踏事故的遇难者。他原本有机会逃脱,但为了救一名被困的女孩,错过了逃脱的时机。女孩得救后,他自己却被卡住,最终身亡

既没机会爬高逃走、身高也不够鹤立鸡群的普通人,还有机会求生吗?

一旦你发现已经被人流裹挟,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的时候,切记不要停下,也不要硬挤,而是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,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,直至移出人群。

〓 如果已经不幸摔倒,尽量蜷缩身体,保证胸腔能呼吸空间,同时保护头和脖子 

最好的防护姿势,是双手握拳架在胸前,就像拳击手的防守姿势,为自己的胸腔撑出一片自由呼吸的三角区域。


人类如何告别群聚踩踏?

作为踩踏事故的资深受害者,沙特麦加极其渴望规避灾难,但宗教原因导致麦加无法主动限制朝圣者数量,只能从钞能力和高科技下手。

2006年的麦加朝圣,通往投石地点的加马拉特桥发生踩踏,造成362人死亡。

这一次,痛定思痛的沙特政府决心改变现状,斥资11亿美元彻底翻修加马拉特桥,拓宽桥面至80米,每小时能通过30万朝圣者。

〓 马拉特桥扩建后,原本一层的建筑改为五层,大桥全程设有11个入口、12个出口,安装有电梯,沿路有紧急逃生通道标示

沙特政府还在周围部署了10万多名警察和上万台摄像机,实时分析人流密度,疏导朝圣者,以便人群拥挤达到危险程度之前进行疏散。

但空间是有限的,而朝圣者源源不绝。

无论如何疏散人群,将场地无限扩张至极限,也仅为麦加换来短暂9年无踩踏事故。

想要解决由拥堵引发的踩踏事故,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拥堵。 

复旦大学博士后朱春霞在2004年的一篇论文中,曾结合中外踩踏事故研究指出:景点室内达到1㎡/人、室外达到0.75㎡/人,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

纽约警察给出的解决方案,是分区域控制人群密度。

〓 为了预防踩踏事故,他们将时报广场及附近街道分割为不同方块,分片控制人流,以防人群拥挤。每个区域方块容纳一定数量游客后,区域转为预留紧急通道,人群只出不进

在实际疏散过程中,人们能往哪里跑,是更重要的问题。

没有足够便捷的出口,即使有心想跑,也插翅难逃。

〓 1883年英国桑德兰市一场儿童演出发生踩踏,造成183名儿童死亡。之后,英国议会通过法案,要求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必须使用有横杠的安全逃生门。不管安全门是否上锁,横杠上的压力达到某个数值,门就会自动开启

可惜的是,梨泰院没有做到以上任何一点。

尽管首尔市事先已预料到,梨泰院附近将会有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,但发生踩踏事故的小巷附近,仅有200名警察值守,且没有进行道路单行管控。

身在其中的人们,能看见的是“飞快涌来的人山人海”,仅剩一句呼救的时间,然后被瞬间淹没。

午夜时分的梨泰院,在极其欢乐的氛围里,割裂成两个世界。

有人正在进行心肺复苏,有人正在死去,街道两侧酒吧里的狂欢,持续到天亮时分。


撰稿|阿芙

编辑|霍什

参考资料

1.金钱也许能杜绝朝觐踩踏,沙特继续吧.夏蕊蕊

2.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:随人流同步前行.瘦驼

3.《踩踏事故的死亡科学:人类不可能叠得比六层还多》.关键评论

4.《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亲历者:“我一出酒吧,面对的是一排尸体”》.中国新闻网


RECOMMENDED
芝|士|精|选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